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太太有问过当初□□的农户吗?”糜芜问道。

  “前阵子打发人去乡下找过,没找到人,”顾梦初黯然说道,“说是十几年前就合家搬走了,又问了附近的邻居,谁也不知道到底去了哪里。。”

  糜芜心中一动,乡下人靠着几亩地过活,不比城里人经常走动,若不是发生了大事,极少有搬迁到异乡的,那家人在那之后随即搬走,是不是其中另有蹊跷?她忙道:“太太记不记得那家人姓什么叫什么,家里有什么人?或许我们还能再找找。”

  “男的姓胡,都叫他胡胜哥,他家里的姓黄,说是还有两个儿子。”顾梦初含着眼泪说道,“如今家里头落魄了,我又是个没能耐的,就算想找也没处去找,能不能求郡主帮忙问问?”

  “我也有事想问太太,”糜芜道,“当初在细竹胡同的时候,是谁在惠妃跟前伺候?”

  “是她当初在尼姑庵时一个交好的姑子,年纪比她大几岁,法号叫做空如,本家姓名叫做什么我也不知道。”顾梦初回忆着说道,“我只在细竹胡同见过她一次,后面惠妃进宫时并没有带她,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。”

  原来如此。但愿崔恕那里有发现什么线索。

  两人又说了一会儿,糜芜看看时候不早,便告辞离去,走到门口时,顾梦初叫住了她,却又老半天不说话,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开口。

  糜芜便问道:“太太还有什么事?”

  顾梦初垂头想了半晌,最后一横心说道:“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有没有用,不过我换孩子的事情,惠妃知道。”

  糜芜一怔。

  “明苑五个月大的时候,我发现了惠妃跟老侯爷的私情,气头上去细竹胡同闹过一场,也就是那次,才头一回见到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。我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,还以为她是为了钱跟的老侯爷,可她对我的事却一清二楚。”顾梦初苍白着脸说道,“她告诉了我她的身世,说顾家欠她娘一条性命,还说她要向顾家、向我讨回这个公道,我根本不信,跟她大吵了一架,又拽着她要去族里评理,结果她突然说,她知道绍儿是我换回来的孩子。”

  又是惠妃。这个女人知道的太多,身上的秘密也太多,真是扑朔迷离到无处下手。糜芜沉吟着问道:“后面怎么样了?”

  “我吓坏了,再也不敢跟她闹,灰溜溜地走了。”顾梦初苦笑着说道,“后面我只能忍气吞声,对他们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再后面她突然进宫得宠,我还高兴了好些天,庆幸终于能摆脱她了,谁知道没多久她就从宫里捎信,逼得我父母双双……自尽,跟着又逼老侯爷……”

  逼死顾英和与苏容,自然是为了报仇,逼江嘉木自尽,应该是为了守住秘密,免得被皇帝知道。但是为什么,惠妃这样狠辣的手段,竟然没有逼顾梦初去死?糜芜有些疑惑,问道:“惠妃没有让太太做什么吗?”

  “没有。”顾梦初流着泪摇头,“我知道后也曾进宫去求她,甚至给她下跪磕头求她放过,可她却说,要么死老侯爷一个,要么就等真相败露连我的孩子一起死,我实在没有办法……”

  她哽咽着说不下去,糜芜脑中却灵光一闪,脱口说道:“假如苏明苑是惠妃的女儿,那么惠妃放过太太,就说得过去了。”

  顾梦初啊了一声,瞠目结舌,许久才捂了脸,无声地痛哭起来。

  回城的路上,糜芜靠在车壁上,细细想着今天得知的一切,慢慢理顺了线索。

  顾梦初当年并不知道惠妃的存在,惠妃却对她的情状知道的一清二楚,也许惠妃早就在江家安插了耳目盯着她,也许是江嘉木无意中透露的,总之到最后,惠妃知道了顾梦初偷龙转凤的事。也许是为了报复,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的私生女一个更好的出身,惠妃把那个被顾梦初暂时送到乡下的女儿换成了自己的私生女,为了掩饰私生女右肩上的红斑,又制造了一个烫伤伤疤。

  后面惠妃盛宠,逼得顾家夫妇和江嘉木自尽身亡,唯有顾梦初却被放过,因为惠妃要她替自己养女儿,苏明苑。

  如此一来,就说的通了。

  糜芜长长地吐了一口气。

  众生皆苦,只不过各有各的苦法,这件事从头到尾,她竟说不出谁错得更多。

  只是,娘亲在这一条锁链上,除了是不幸被选中的男婴母亲,究竟还扮演了什么角色?自己是谁,为什么会被娘亲带到芦里村,在那里隐姓埋名生活了那么多年?

  车子驶进郡主府中,糜芜刚下车,门内迎出一人,笑着说道:“你既然回来了,怎么也不给我捎个信?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加更啦,我是勤劳的小蜜蜂~

  第124章

  谢临来了。

  糜芜停住步子, 看着他快步向自己走近来, 墙边是一棵石榴树,他走动时, 石榴树枝叶细碎的影子虚虚地映在他脸上身上, 光影变化,越发衬得那双桃花眼明亮深邃, 分明是久已不曾见过的人, 乍一相见,依旧像从前那般熟稔。

  糜芜不觉笑起来,问道:“什么时候过来的?”

  “等了有小半个时辰。”谢临走近了, 低头瞧着她, 眼中都是欢喜,“昨天就回来了, 怎么也不给我捎个信?”

  糜芜笑道:“不曾带东西给你, 怕你生气,所以不敢告诉你。”

  谢临听了这话,笑意越深, 轻声道:“我倒不会为了东西生气,只是当初说好了一起去扬州,结果你撇下我自己去了, 该怎么办?”

  当初说要跟她一起去扬州, 彼此都知道是半真半假的玩话,然而她走了以后,他听到的消息是她果然去了那里, 却让他不死心的,又多了些念想。那些时日里,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她的行踪,几次午夜梦回时,曾冲动着想追过去寻她,甚至有一次已经出了城,最后却都忍住了——她既然走了,既然再没捎信回来,自然是有她的考量,也许她需要一个人安静地待着。

  有时候谢临想,就是因为他这样不喜欢勉强别人的性子,他才失去了与她的可能,但转头一想,大约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们才这样相处到现在,他不敢轻易打破这个平衡。

  只是她如今回来了,虽然崔恕曾严令他未得允准不得随意见她,但时过境迁,即便只为着旧友的情分,谢临想,他也应该来看看她。

  谢临在瞬息之间的千思万想,糜芜自然不会知道,她只是眨眨眼,用玩笑化解他的发问:“谢二公子身价太高,我没钱,请不起你,只好自己偷着跑了。”

  谢临大笑起来,当初他说的是给她做帮闲去,她果然都记得!他瞧着她,轻声道:“请得起,给你帮闲,我分文不取。”

  两个人说着话向内走去,糜芜时不时瞧一眼谢临,许久不见,他举手投足之间比起从前更是风姿超拔,初相识时青葱的少年已经长成了成熟的男子,他与她都变了不少,难得的是,相处时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还像从前一样。

  当日她连夜出京,自然是来不及知会他的,后面到了江南,她也曾想过要不要给谢临写信,末后还是放弃了,以谢临近臣兼旧友的身份,夹在她与崔恕之间并不好过,她并也不想徒增烦恼。

  耳边听见谢临问道:“扬州好玩吗?”

  “还不错,”糜芜笑道,“尤其春日的时候,水软草绿的,各样吃食又多又鲜,实在太好消磨时光了。”

  “既然这样好,为什么回来了?”谢临道看着她,轻声道,“该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吧?”

  身世的事,她从来不曾告诉过谢临,便只是含糊答道:“没什么,有些私事需要回来处理。”

  她这样含糊其辞,谢临却想岔了,还以为是崔恕私下里用了什么法子逼她回来,再想起她离开后崔恕看似撂开了手,暗地里却一直留意着她,想了想便提醒道:“我在金吾卫的时候,隐约听说张离每隔几天便向陛下报告你的行踪。”

  他果然一直都知道她在哪里,但他却从来不曾要求她回来,以他桀骜的性子,自然不可能全是因为先皇的那道遗诏。心底一点淡淡的甜意慢慢漾开了,他跟从前不一样了,她这一走,走对了。

  谢临见她低着头出神,还道她有什么苦衷不好说,于是压低声音飞快地说道:“若是你并不想留在京中,我帮你想法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