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5章古诗学习方法(个人观点)





  我接触古诗是在幼儿园或者小学吧,忘记了。记得刚接触的时候是“锄禾日当午,”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,只是看到课文里要求背诵的就都背送了。小学古诗基本上都要背诵的,我就提前把所有古诗都给背了。这样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,我就有优越感。后来,发了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我就背五绝,也不是都背诵,就挑简单易懂觉得好听的背。那时哪里知道什么意思。包括小学的现代诗歌,什么的都是要背诵的,但我们理解的并不完整。有时我特别想再回读所有诗歌。

  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什么是平仄,如果太深奥的话建议别给小学生讲。因为那时孩子喜欢诗,只是单纯的喜欢。小学如果可以的话,少点作业,多点课外活动。我记得小学5年纪学了《社会》《自然》《品德》,这些可以学,但不要是负担,会起反作用。这些也十分有用,我觉得这些培养了我的人格。我觉得,小学塑造学生品格十分重要。。。

  中学,压力也不要太大。小学学习我成绩很好,毫无压力,甚至期待考试,因为有奖状啊。。。但中学,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副科,顿时觉得压力就好大。当学生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就会产生厌学情绪。。。

  继续回古诗。诗歌,给学生们讲的时候,千万别限制孩子们的思维,想象。因为不同的场合,不同的心情,不同的时间,古诗的意思都不一样。。。。别给标准答案,接近就行。如果想了解,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时,就必须把作者当时的环境,心情描述清晰,这比让学生背诵字面意思要有用的多。

  我记得,中学的时候,有古诗朗诵比赛,我朗诵的是《石灰吟》,声情并茂。没有打动所有人,但让一位老师记住我了。这个老师也算是我的恩师,她让我知道自己可以朝这方面发展。她给我朗诵的机会,并鼓励我。她问我,怎么会有当时的动作,语气。我回答的是,我看了一部电视剧。于谦(先人)在临死行刑的时候读了这样的诗,我就按他的动作(有点小意境)声调,朗诵了。

  我辍学后,也喜欢读美文,网上看古诗,看现代诗歌精选。人慢慢的在社会中体会,再找和自己体会相同的诗歌,就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理解。

  我喜欢李白的诗,也喜欢其他的名诗。有时,你古诗背诵或读多了,自然就会做了。一开始是模仿,动词或名词,诗歌大部分要对偶,我早期做的古诗很没品的,我去找两首过来:

  离别(06年做的)

  与君十载乘一舟

  至今情谊仍未休

  不忍目送君离去

  切让思念心底留

  痛饮半杯离别酒

  劝君一路莫回头

  倘若还有重逢日

  携手共闯风雨楼

  2.水调歌头(06)

  明月几时有?短信问‘蓝天’(朋友网名)

  。

  不知今宵亲友是否有无眠。

  我欲电话问之,又恐话费不够,万语难道完!

  举目无亲友,结果在秋天~

  不回房,心彷徨,废思量!不应有泪,此心应向何人讲?

  花有菊黄梅兰,人有善恶钟奸,后者难分辨。

  但愿情如水,千里共婵娟。

  3.晨郊

  雾如群点树如线

  地似桌案人似尖

  何方神人下妙手

  谈笑风生勾方圆

  诗歌,最少不了的就是想象,比喻,拟人,以景抒情,借情述景。李白杜甫的诗,在一个狂和惊上。往大的地方想,和细腻的地方想。“三杯通大道”“感时花溅泪”因为时间的关系,我暂时只能想这么点。若能给后生点启发,不胜荣幸。

  后记:上次时间关系没说完全。我像说下,诗上李杜狂惊;词上,李清照算上的是奇(思来想去,本想给她个艳),《一剪梅》单句拆开看平平淡淡,通篇浑然天成。艳还得给李姓,后主吧。“小楼昨夜又东风”你不给他都不行。。。。当然就我个人观点啊。苏东坡,白居易,陆游,辛弃疾,王勃,王之涣,曹操,越说越不敢说了。

  其实,入门容易。此”易“你思考下。还是爱好才行。。。。我想说下怎么写出好的诗歌。想别出心裁的“将军百战,壮士十年”;天下兴亡的“兴百姓苦,亡百姓苦”。对比,矛盾,纠结,洒脱,兴奋,淡然,别离(都是情绪与景物)写一首诗歌,要么高兴的飞上天,要么憋出内伤,要么无喜无忧,要么变化(柳岸花明)等,说不上来了。

  我小时候特别的好奇,我发现“花好月圆”“月缺花残”;容易与易容(倒装变异)还有好多我一时想不起来,反正感觉特别的有意思。说一个词我很自然的联想到另一个词。“来日方长,去日苦多”(反冲)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;眼里不揉沙,肚里能撑船;雪中送碳,落井下石;金榜题名,名落孙山;不说了,我可能是个杠精。。。。。。。

  所以,暂且到这里。你自己体悟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