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8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这招好使吗?”明珠狐疑地问,“最近见了不少人,大家都知道我的身体情况,总不能突然得了急症吧?那么重要的场合,预定要出席的人,只要不是病得快死了,都是没法推辞的。何况连桓婉婉这种家里死了人的都能去,我就更不用说了。”

  “要不这样。现在看来,寿诞大庆三天,正日子我想法儿帮你推掉。你只要出席第一天的庆典活动就行,趁机将准备的礼物献给太后,多说点吉祥话,到时候有延修从旁帮你圆场,保管太后开开心心。后两天装病吧,对外就说你头一天染了风寒,怕过了病气给太后,我去找皇上说,不愁他不答应。”凌宗训道。

  “好。”明珠喜笑颜开,“你要是能免了我两天的罪,我就……”

  “就怎样?”凌宗训笑道。

  “请你吃城北徐家的糖炒栗子。”明珠笑嘻嘻地道。

  “那有什么好吃?我想吃,随时能买到。”凌宗训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,“我要吃你炒的。”

  “好。既然某人放着好吃的不吃,偏要遭罪,那我也不用客气了,干脆露两手给你,叫你终身难忘。”明珠开心笑道。

  看着她笑,凌宗训很满足,轻轻在她额上吻了吻。这几日的烦躁都在这一个吻中消散殆尽了。

  五日后。

  明珠一早便盛装打扮,由南门入宫,在东南角的文淑轩等候。这里是所有贵族女子集合的地方,卯正二刻,两位宦官带着一众皇亲贵女浩浩荡荡地向长宁宫走去。

  长宁宫坐落在皇宫西南,玉湖之东。这里景色秀美,是当今太后最喜欢的宫殿之一,虽非正式的庆典场所,然而正殿前的庭院极为宽广,不仅容纳拜寿的众人绰绰有余,庭院正中还可供歌舞表演,视野极为开阔。宫殿四周并无特别高大的建筑,惟有正北方的一座七宝塔,与长宁宫遥相对应。这座塔还是当今皇帝刚刚登基时,特意为信佛的太后所筑,每一层檐角上都挂着金铃,风吹铃动,叮叮咚咚,甚是悦耳。

  今日并非寿诞庆典的正日,兼之皇帝深知母后年岁越大,越爱跟小辈亲近,今日便只命后宫妃嫔、皇子皇女,以及进京的贵族千金前来祝寿,文武百官与朝廷命妇等人的朝拜大礼,定在了第二日。

  明珠等人提前到场,入席坐好。太子和五皇子坐在主席右侧第一桌,三位公主坐在左侧第一桌,往下依次是后宫妃嫔和贵族女子。明珠扫了一眼全场,发现并没有凌宗训的身影。想想也是,在座的不是女眷,就是皇室成员,他一个外男,不便在这种场合出入。长宁宫背靠玉湖,只要牢牢把住正面通路,便可保安全无虞。凌宗训应是带领侍卫等人守在外面的进出要道上。明珠又看了一遍周遭环境,放心了许多。

  辰时,太后和皇帝在众人的前后簇拥下来到了长宁宫。明珠立即随众人起身,按照礼部事先排好的站位,众人三跪九叩,颂扬太后盛德,恭祝万寿无疆。太后显然心情极佳,欣然接受了众人的礼拜。接下来,一个太监声音洪亮地宣读了皇帝圣旨,颁布赏赐,众人谢恩之后方才起身。

  一波叩贺结束,太子便带着弟弟妹妹单独出列,跪下祝寿。太后笑了笑,看着贺延德和贺延修这两个孙子,心里忽然有些酸楚。她虽然一直不喜欢老三,但毕竟也是亲孙子,去年这时,他还跟在阿德身后给自己磕头,谁想今年便坐了牢。也许他是活该,确实欠管教,但太后上了年纪,一心喜欢团团圆圆,此情此景还是不免伤感。

  “起来,都起来吧。”她不动声色地道。

  “谢皇祖母。”贺延德等人站了起来。

  “来,阿德,阿修,坐到祖母身边来。”太后笑容可掬地道。

  贺延德多少猜到了她的心思,此时听闻这话,正中下怀。他不客气地坐到了太后身旁,亲密地挨着她,为她斟满了酒,笑道:“皇祖母,今日是您七十大寿,穆阳侯的女儿桓婉婉姑娘精心准备了一段剑舞,想表演给您看。不如,咱们先看看她的舞蹈,再看别人的礼物,如何?”

  太后知道,这是阿德难得的细心之处。在场之人众多,个个都是带了礼物来的,内府还安排了不少庆典节目。各种表演轮番上阵,谁还能记得这其中有一个桓婉婉?让她第一个露脸,便是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,让众人都认识她、称赞她。看来阿德在这个桓婉婉身上真的花了不少心思。

  太后虽然不喜桓婉婉的为人,奈何阿德十分中意,还特意来求自己,让这个刚死了姐姐的丫头出席今日的庆典活动。太后虽有些不悦,奈何阿德的态度异常坚决。她只要一想到阿德自小没了母亲,心便软了。更何况,如今的她早已上了年纪,不复年轻时的火气。她还记得二十几年前,年轻气盛的皇帝也是看上了一个她不喜欢的女子,那时候她不惜一切代价,拆散了两个人,致使皇帝怨恨自己多年,母子关系十分紧张。现在太后已是古稀老人,心态平和了许多,也看开了很多。感情这东西,各人有各人的缘分,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,不来的时候强求也求不来。她看见阿德热烈的眼神,强压下心头对桓婉婉的厌恶,笑着答应下来。

  桓婉婉喜形于色,立即出列。席间突然站出十几个妙龄女子,个个腰悬宝剑,盈盈地走入场中。这次连明珠都没想到,短短几天时间,桓婉婉竟然找了这么多大家闺秀来配合她演出。

  早有准备的乐器一齐演奏起来,大鼓咚咚,鼓点振奋高昂,众女子踏着鼓点,齐齐地拔出手中宝剑。剑锋在日光的照耀下晃得人睁不开眼,众女随着乐声起舞,轻移莲步,纤腰款摆,舞姿翩翩,若仙若灵。突然,桓婉婉跃入场中,脚下踏着胡旋,急转如风,手中剑光万点,挽起朵朵剑花,白皙的脸在剑光的照耀下更显出一种别样的冷艳美感。

  太子带头鼓掌,台下众人如得了号令一般,纷纷拍手,一时间掌声雷动,赞赏如潮。

  明珠无聊地看着大出风头的桓婉婉,对这个舞蹈一点兴趣都没有。她看了一眼礼部的节略,几乎每个进京的贵女都准备了才艺表演,后面弹琴的、跳舞的还多得是,轮到自己进献寿礼的时候只怕都要中午了。

  明珠看了看眼前的美食,决定先吃饱再说。她已料到,众人进献的寿礼,只怕不是金的就是玉的,反正会很值钱。父亲靠俸禄吃饭,可没那么厚的家底,明珠这次带来的是一幅前朝文豪的书法,在喜爱书画的人眼中也算是顶尖的墨宝了。

  明珠将字画放在桌上,夹了一颗丸子放进嘴里。

  正巧婢女上前斟酒,明珠没留神,手肘碰了婢女一下,婢女手一抖,酒水洒在了字画的匣子上。

  匣子外是一层锦布,浸了酒水,完全失了干净剔透的颜色。

  “奴婢该死。”

  婢女慌了神,差点便要跪下赔罪,好在明珠手快,及时扯住了她的衣袖。明珠看了看众人,见大家都被场中的舞蹈吸引,没人注意自己,这才放下心来。

  “没事没事,千万别跪,太引人注目。”

  “是,是。奴婢笨手笨脚,请郡主责罚。”婢女面色通红,低着头,不敢明珠的脸色。

  明珠打开匣子,只见里面的卷轴和字迹毫无缺陷,只有外面的匣子染上了一层水渍,总算是放了心。

  “不是什么大事。待会你悄悄去找五皇子身边的小太监,把我这儿的情形跟他说一下,让他觑个空问问五皇子,郑贵妃宫里有没有装字画的匣子。”

  “是,是。”婢女答应着立即退下。

  在明珠看来,五皇子也算风雅之人,宫内墨宝想必不少,找个匣子应该是很容易的。果然,不消片刻,她便看到一个年轻的小太监走到贺延修耳边嘀咕了两句,贺延修吩咐了几句,这个小太监便过来找自己了。

  “郡主。”小太监躬身来到明珠身旁,“诚王爷说,这些东西宝兰宫有的是。郡主方便的话,让奴才看看墨宝的尺寸,奴才这就去宝兰宫寻一个对应的匣子来,郡主莫急。”

  “不急。”明珠看了看场中的歌舞表演,笑道:“反正轮到我还早呢,不如跟你一起去,透透气也好。”

  小太监迟疑了一下,抬头看了看明珠的表情。想来她对这宴会实在不耐烦,小太监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。宴会中女眷甚多,且后妃公主都在,尊贵者着实的不少。明珠的身份放在她们中间并未显得如何高贵,离开一时片刻也不是不可以。于是二人趁着没人注意,便悄悄地退了出去。

  路过七宝塔的时候,明珠忽然瞥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飞速地跃入塔内。她不免有些奇怪,那人身手极为敏捷,显然不是宫里的太监,倒像是禁军出身。然而禁军怎会无故跑到这里?莫非他要图谋不轨?明珠压下心头疑惑,拍了拍小太监的肩膀,两人一前一后,蹑手蹑脚地从外楼梯登上了宝塔。

  那人到了第六层,便不再往上走,径自来到塔内,站在檐下,向远处极目望去,手中似乎摆弄着东西。

  明珠虽然看不见他的正脸,但从他精壮的身材上也能料想到,此人定是个练武的好手。她微微侧过身子,隐约看见那人手里拿的是一个小型弩机,弩机上已经搭好了箭,显然瞄准的就是远处的长宁宫!

  明珠大吃一惊,这人竟是要行刺不成?她想要阻止这人,可也知道自己不会武功,冲上去也打不过刺客。然而若是迟疑下去,只怕皇上性命不保。

  就在这犹豫的片刻,她忽然看到那人手指微动,向下扣住了弩机……

  来不及了!明珠无暇多想,卯足了劲将手中的木头匣子狠狠地朝那人的头砸去!

  刺客原本已经瞄准了邺国皇帝,冷不防被击中脖颈,手上一滑,箭尖竟然失了准头。他也顾不得查看砸中自己的是什么东西,一颗心全都悬在了长宁宫的寿宴上。远远地,他看见自己暗中埋伏的人已经跳了出来,挥舞着宝剑,冲向皇帝,场面顿时乱作一团。他也不知道皇帝是否被自己射杀,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竟然就这么错过了。他狠狠地拍了拍栏杆,低声咒骂了一句。

  就在这时,小太监登上宝塔,看见这人行状,断定他是刺客,便立即扯开尖锐的嗓子,大喊大叫起来。